close

投資(以下專指股票)是不是一種工作? 能否作為一門職業? 相信大部份人的答案是偏向否的。什麼是工作? 劍橋詞典是這麼定義的:"an activity that a person uses physical or mental effort to do, usually for money",也就是說「工作」是指"透過腦力、勞力以換取收益的活動",investing(投資)的本義與investigation相關,有調查的意思,那調查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報酬,不論是直接或間接,現在或未來,如此看來投資應當可視為工作。

那為什麼沒有一門職業稱為投資? 至少在國內是如此。是因為風險高嗎? 職業運動員的風險也不低;是因為收入不穩定嗎? 很多生意人、農人的收入也不穩定。所以應該是有一方的定義不清,何謂「職業」? 什麼是「投資」? 再把字典翻開,「職業」指的是"人們獲取金錢的日常工作" (the regular work that a person does to earn money),很明確,那投資呢? 根據《證券分析》:"一項投資行為是經由透徹分析而進行的資金配置活動,該行為允諾本金的安全與令人滿意的報酬",但很多人只把買股票這個動作等於投資,既然下單買賣這麼簡單,怎麼能稱投資為工作呢? 再者,把股市當作賭場,只是一種娛樂消遣,大部份人因此都虧錢。如果社會風氣是這樣,自然而然投資也會被污名化。

有時候在雜誌上會看到「全職」或「專職」投資人的介紹,為何要特別強調「全職」? 你有聽過全職醫生、全職教授、全職作家、全職音樂家…? 為何投資人要有這樣的特別待遇? 也有某些文章,把投資與工作分開來看,作者認為只要你採取長期投資,就不需要當「全職」投資人,反過來說,難道全職只是為了看盤、操盤、短線買賣嗎? (其實全職或兼職根本不是重點)難道所謂的存股只要每季看看財報,電腦自動篩選就好了,投資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巴菲特說他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閱讀,他每天花很多時間在了解現有的公司及潛在的投資機會,不論是透過年報或報章雜誌,交易是整個投資工作中相對不重要,也佔最少時間的一環,還記得當年收購喜思糖果時,差點因為堅持價格,買賣雙方差距五百萬美金而沒買到,好在賣方最終同意二千五百萬美金成交,這筆交易為波克夏創造了32%的年複合報酬率(1972年~1999年),但其實就算當初以五千萬美金買下喜思,也有21%的年複合報酬率,因此投資工作最重要的部份絕對不是下單買賣而已。

常有人把某人的成功歸因於天份,但事實上成功的背後需要很多的努力,大家都了解這個道理,但不知為何,人們總是傾向忘記努力的重要,這種情形在投資的世界中更是明顯,只要跟周遭的人談過,你就會發現許多人都不把投資視為一種可學習的技門。人們常說「我沒巴菲特那麼天才,所以不如告訴我明牌…」,「我的股運不好,所以我操作外匯、期貨」,意思是說這些人知道自己無法成為巴菲特,但卻覺得自己可以變成索羅斯…

巴菲特在很小的時候就把社區圖書館裡所有的投資書都看完了,成年後每天花數小時在研讀年報、財報及相關資料,且持續到今天。有一部電影《Pawn Sacrifice》(有人翻成:棄卒)是關於世界棋王巴比.費雪的故事,他早年也是在市立圖書館看完每一本西洋棋的書,然後花時間背下所有他認為有用的資訊。鈴木一朗、麥克.喬丹也是一樣,從小到大,從無名小卒到天王巨星,依然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就算是天才櫻木花道也要經過10天上萬球的苦練,才不會一直是門外漢。

在別的領域,人們了解努力才能進步,沒人會買了台鋼琴,然後期待一星期就學會;也沒人會認為網球、籃球等運動可以速成,但是當談到投資時,許多人卻認為努力工作是不需要的,只要能加入網路社團、部落格好友、ptt,跟著大家買賣就對了,或是根據技術指標、系統、程式交易等就足夠了,等到虧錢慘賠後才怪罪股市詐欺他們,他們只聽耳語、專家、親友的建議,但就是不問自己了不了解投資的過程,對他們而言,股市跟賭場沒兩樣,也就是下注、祈禱、等開獎。就像彼得.林區所說的,人們為了要買一台冰箱,可以反覆的比較、研究,決定後還要再殺價或拗贈品,所花的時間遠比買股票考慮的時間久,但明明隨便一張股票的金額都高於一台冰箱。

一個人要同時身兼幾份工作要看個人能否勝任,如果他能把醫生的工作做好,又能寫出好書,當個作家來多一份收入,何樂不為? 但如果你視時間為一種資產,就會了解很少有人能同時把兩件工作都做得出類拔萃,如果已故作家麥克.克萊頓沒有捨去醫生專攻寫作,相信《奈米獵殺》、《侏羅紀公園》等小說應該會難產。當然每一份工作都有進入的門檻,現在想當教授,沒有博士學位,甚至博士後研究,很難入行;而想要以投資為生,除了知識、性情外,要有一定數目的資金,金額多寡視個人(家庭)生活支出及目標而定,當你有一份工作年收入五十萬(例:研究員),而投資本金也只有五十萬時,保有研究員的工作,把錢存更多一點才是上策,這段時間可充實投資知識,以指數投資或穩健配息股為主,當本金已有五百萬~一千萬時,10%以上的報酬率即可超過研究員的工作收入,如果你願意花更多時間在投資工作上,提高做好投資工作的機率,或許就沒有必要留著研究員的工作,但若是你能兩者都兼顧的很好,生活品質也滿意,同時做這兩份工作也未嘗不可。

有一次收到一張名片上面印著「專業投資人」,覺得頗有意思,因為你也很少會看到別種職業前面會特別強調「專業」,有專業醫生、專業教授、專業作家或專業音樂家嗎? 因為進入門檻乍看很低,只要有點小錢,誰都能買股票成為「投資人」,因此才會有「專業投資人」來作區分,但是有三千萬以上就一定投資專業嗎? 或許這些錢不是靠投資賺來的。

為何一些在國外不會出現的名詞,在台灣都有…很多名詞用英文表示很正常,但只要翻成中文就是怪怪的,比如investor翻成「投資人」是最通俗的,但也可稱為「投資者」,甚至「投資家」,以前外文系的朋友曾說:「英文在表達意義上遠比中文精確。」的確頗有道理。美國開國元老,同時也是查理.孟格的偶像: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就做過許多工作,有些中文翻譯書會介紹他是出版家、作家、科學家、外交家…等等以及「投資家」,為何不稱他是「投資人」就好了? 看來要怎麼描述全憑作者對此人的「看法」,似乎中文名稱上仍存有階級意識的遺毒(或者應該說是趨炎附勢) (嗯離題了…)

我很好奇巴菲特26歲在自家創業時,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的,我想他應該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意個人的title,他只是盡心盡力的替信任他的親朋好友管理投資組合,闡述他的投資理念以吸引新的合夥人,也多虧美國的自由開放文化,讓他能自主發展,一步一步建立起投資事業,最終為自己、家族甚至整個國家創造了龐大的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