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與一些投資先進的交流中發現,較少人對大型股有興趣,討論都集中在中小型股上,可能大家的想法是:大型股已經有太多人追蹤,而中小型股較冷門,因此個人投資者在中小型股上較有優勢,較有機會在股價反應前先取得別人不知道的資訊,對價值型投資人而言,這些資訊可能存在於財報、管理階層、供應商等,但在現今這樣資訊便利的市場上,這種策略的效果還能像早期那麼好嗎?

在《Becoming Warren Buffett》這部紀錄片中,巴菲特坐在辦公室,手拿著一本在Amazon.com買的幾十年前的Moody手冊,回味起當年他一頁一頁翻閱著找出本益比只有一倍的投資對象,在當時的市場很少有人會這樣做,但巴菲特願意這樣努力尋找價值低估的股票,因此他取得了資訊上的優勢。找尋未被市場反應的資訊是許多投資人最汲汲盈盈的,但在現代的投資環境裡這也是最競爭的。拜許多投資前輩之賜,訪問公司、打探消息、電訪管理層、參與法說會等已不是法人的專利了,愈來愈多個人投資者也像基金經理人一樣勤於此道,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情,因此一檔大型股可能有50個分析師在追蹤,但一檔中小型股卻可能有100個散戶投資人在研究,所以一般人從各種管道得到的資訊真的有那麼「獨特」於市場之內嗎? 更何況,現在許多小型股公司都會定期發佈新聞,內容也頗具參考性,公司能講的應該大都反應在股價上了,不能講的再追問公司也是枉然。

大型股與小型股的資訊落差減少,個人投資者在小型股的資訊優勢也變小了,但大部位資金卻集中往大型股移動,在心理上覺得有優勢的部位,抵不過資金潮的大浪,就如科老所言,資金變了,最後心理也變了。要創造顯著的績效差異,在與基本面無關的大幅下跌中機會較大。

當你愈專注在建立資訊優勢時,無形中你會像法人一樣更關注在短期的訊息,法說會如果透露本季獲利創新高,隔天就會有一堆人想趁資訊未公告前大買,買盤自我實現了預言,但股價漲了一些後卻漲不上去,因為還有人知道下一季的獲利沒那麼好,這樣下去難道我們還要再想辦法取得下下季的資訊才能勝過別人嗎? 就算如此,這樣的資訊對於投資人要了解公司的價值或長期競爭力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很快就過期了。

過度鑽研某家公司也容易產生知識錯覺,你得到許多資訊,感覺頭腦變好了,考試常考100分,那是在學校,在現實生活中不見得有標準答案,有研究指出,提供更多資訊給受測者,只會增加他們的信心,卻不會提高他們判斷事情的正確性。據說查理蒙格在與一些避險基金經理人吃飯時提出一個要求,請他們把最看好的一檔股票寫下來交給他,然後查理說這個投資組合跑輸大盤的機率很大,過了一年後檢視績效,這些股票果然表現不佳,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經理人最看好的股票只不過是他們花最多時間研究與追蹤的公司,雖然他們很有自信,但對整個市場而言,這些股票並不是最值得買的。

就投資而言,有多少你看過的東西一年後對你而言仍然重要? 這可能有點未卜先知,不然也可以這樣問,一年前你看過的東西有哪些你現在還會重視? 1949年出版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現在依然熱賣,因為Ben Graham所傳達的投資觀念是歷久不衰的,許多知識經過60幾年仍然沒有過期;1957年出版的《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也是一樣。會過期的知識容易引人注意,一方面它常常出現在報導標題上,另一方面是大家追逐著這些資訊,深怕比別人晚知道;而長期知識往往要從書本內挖掘,隨著時間一本一本建立個人的知識庫。只會告訴你發生什麼的資訊,過沒多久就沒用了,而長期累積的知識能告訴你為什麼會發生及再發生的可能性。比如說,你現在會在意前年或去年的匯率變動嗎? 那明年你還會在意今年的匯損嗎? 你還記得幾年前法人界對某大型權值股的單季營運表現有雜音嗎? 即使是有這麼多機構投資人追蹤的大型股,因為短期思維認為近期有逆風或是沒題材,再加上消息互通一致性看空,買點就出現了。如果你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及長期前景,一、二季的營收與獲利變化沒多久就成過往雲煙了。

不論資本額大小,個股皆有價值低估的時候,當大部份的人都把重心放在取得(內部)資訊及關注各種過期知識時,有些人卻願意花更多時間在思考、分析並抱持長期觀點來看待投資,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優勢 知識
    全站熱搜

    F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