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受邀到哥倫比亞大學教授Bruce Greenwald的課堂上發表演講,有人對巴菲特提出一個問題:「你的秘訣是什麼?」巴菲特拿出一疊文件說:「一星期500頁的閱讀」「每個人都做的到,這就像複利增加你的知識一樣,但很少人會去做。」

那疊文件是什麼? 主要是公司年報、投資會議紀錄及一些檔案,都是公開資訊。假設一星期工作5天,也就是每天要讀100頁,一天工作8小時,每小時12.5頁,這還不包括書本、報紙及思考,投資人你還在滑手機嗎? 就台股而言,公開資訊觀測站可下載年報電子檔(不過筆者偏好紙本…),以裕融為例(剛好有紙本),其104年度的年報共有223頁,如果我們是第一次接觸此公司,你不需要卯起來從頭讀到尾,先看重點再決定是否深入研究。

  • 致股東報告書:2頁。(大部份公司在這裡會概括描述去年的營運表現及未來展望,有的公司會談到景氣、經濟,看看就好…,也有的公司會把表現不佳歸究於大環境不好…)                              1 
  • 公司簡介:2頁。(設立日期,歷年重要發展) 2  

 

  • 董事、監察人資料:3頁。(不要所託非人)    3  

 

  • 總經理、副總經理、協理、各部門及分支機構主管資料:2頁。(不要所託非人+1)4  
  • 股權分散情形+主要股東名單:1頁。(什麼餐廳吸引什麼顧客)5  
  • 營運概況:9頁。(業務範圍、產業近況、競爭利基、市佔率等)6  

 

如果看到這邊(約20頁)你還是不了解這間公司在做什麼、如何賺錢的,那很可能這已經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了,不如換一家,從新開始,但如果你讀出興趣,那其餘的內容就值得好好研究,特別是合併財務報表附註(約有50頁)。這代表你一天有機會認識2~5家的公司,一年後你應該至少看過500家公司的年報,這其中應該有幾間公司是你比較有「感覺」的,繼續鑽研這些公司,慢慢的能力圈的輪廓就顯現了。

刻意練習通常是沒什麼樂趣的,因為這是要用來改善績效與培養經驗系統的(也就是「Think Fast and Slow」的系統2),它需要大量重複性的工作,當知識不斷的累積後,重要時刻系統1(直覺)就可能被觸發,協助你快速判斷,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能在幾分鐘內決定是否收購一間公司。有寫過論文的人應該知道,當你持續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後,你累積的知識一定超過實驗室其他的同仁,甚至指導教授在某些方面也不見得懂得比你多。

但是企業的專家並不等於股市的專家,常說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因為像股市這種複雜系統,任何人的看法很可能都是以管窺天,所以個人預測容易出錯,即使我們自認對一間公司很了解,但是股價要如何變化還是不可知,當事件牽涉到機率且結果範圍太大時,專家的意見沒有多大用處,常常不如集體的智慧,所以巴菲特從不預測股市短期的變動。

巴菲特說過:「股票不知道你擁有它。」也就是說不管你多看好一家公司,每天在社群網站或部落格中告訴大家某些公司多值得投資,長期而言都無法決定股價的變化,只有獲利持續成長的公司,股價才有可能長期成長,增值10倍、100倍。累積知識是需要花時間的,如果有人可以大量閱讀、思考又「常常」有空發表持股分析推薦文(推銷?),應該是相當天才的人;但如果不是…萬一他其實沒有知道的那麼多,他可能有做些功課覺得不錯,但沒有足夠的知識網絡來支持他的看法,或許他熟悉該公司的產品、服務,但熟悉不等於了解,總之,他就是對自己的持股很有信心,但這樣的看好會不會是一種過度自信偏誤呢?

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識、能力與技術(例:有80%的人認為自己開車的技術比一般人好),過度自信的人通常以為自己的績效比大盤好,或是不清楚(不在乎)自己的投資報酬率,也有頻繁交易的傾向,若「持續」(每隔1、2天)放送看好某些公司的評論,無意(或有意?)中會產生使觀眾想投資的誘因,但大多數人不會再自行研究判斷,因此很有可能會有盲從的現象,有時候悲劇的種子就這樣埋下了,此外,自己的容錯能力也下降了。

運氣在投資上扮演了一定程度的角色,即使你不間斷地刻意練習,選股出錯或表現不盡人意仍是常有的事,過度自信認為持股都是萬中選一的好股時,市場給予的意見回饋往往反其道而行,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選股要是有60%的正確率就謝天謝地了。」要是沒有時間與意志付出在投資工作上,就如筆者對某讀者的回覆,定期買入指數型基金應該是最好的辦法。

 

arrow
arrow

    F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